大家好,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既富有文化内涵又贴近生活的主题——中国的国树银杏。银杏,这一被誉为“活化石”的树种,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更在1999年被正式确立为国树,成为国家的象征。
银杏的特有地位
银杏,学名Ginkgo biloba,隶属于银杏科银杏属,是一种独特的落叶大乔木。它不仅是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》中的濒危物种,更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。银杏的树皮、木材、种子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,其种子——白果,更是广受欢迎的食材和药材。银杏的栽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,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。
国树确立的历程
银杏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国树,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密不可分。1995年,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和九届人大会议上,部分人大代表与专家们提出了《尽快确定银杏为中国国树》、《建议把杏定为国树》等议案。经过广泛的讨论和认可,银杏最终在1999年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国树。
银杏的文化意义
银杏不仅仅是一种树种,它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。银杏树形优美,树干挺拔,枝叶繁茂,被誉为“树中之王”。在民间,银杏还有“公种而孙得食”的说法,寓意着长寿和繁荣。银杏的种子——白果,更是象征着吉祥和幸福。
国树背后的故事
“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,我是喜欢你,我特别的喜欢你。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,我才是特别的喜欢,是因为你美,你真,你善。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,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,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,多么的莹洁,多么的精巧呀!”这段描写银杏的名句,如今在网上流传甚广,体现了人们对银杏的喜爱和敬意。
国树与国家形象
国树,如同国旗、国歌、国花、国鸟一样,是国家的象征。银杏作为中国的国树,不仅体现了国家的自然风貌和植物分布情况,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、审美观念。国树的存在,可以唤起人们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之情,增强民族凝聚力。
银杏,这一历经沧桑的树种,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了中国的国树。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,传承和弘扬银杏文化,让银杏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。